苏州人口集聚度高、开发强度大、环境容量低,开展湿地保护和管理,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全市林业工作会议近日召开,会议明确提出,明年苏州市将确保全市自然湿地保护率达到50%,市级以上湿地公园总数达到20个,国家级、省级湿地公园数量和水平保持全国领先,造林绿化上力争新增成片林1万亩。市委副书记陈振一出席会议。 近年来,苏州市湿地公园建设力度很大。目前全市已认定市级以上重要湿地102个,以太湖、阳澄湖和长江湿地为核心,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加强湿地保护管理,规范湿地利用行为,维护生态平衡。全市新增国家级湿地公园2个,累计建成国家级湿地公园6个、省级湿地公园5个、市级湿地公园8个,湿地公园面积达到1万多公顷,自然湿地保护率由去年的39.5%提高到目前的45%。 但随着人类活动的影响,苏州市的湿地公园园林化趋势明显,发挥净化水质功能的湿生和水生植物数量和种类减少,导致湿地净化能力降低。下一步,苏州将突出保护小区划定、湿地生态修复和湿地公园建设三个方面,提高自然湿地保护率,加强湿地生态红线管理和提高湿地公园建设水平,确保每个市、区至少有一个湿地生态宣教基地。 会议上,市农委还介绍了全市造林绿化工作情况。2014年全市新增(更新)林地、绿地5.4万亩,陆地森林覆盖率达到29.4%。完成森林抚育12万亩,新界定省级以上重点公益林1.54万亩,累计达到33.8万亩,连续9年无较大森林火灾和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野生动物疫情发生。 就下一步全市林业工作,陈振一提出五点要求,一要推动造林绿化上新水平,坚持把山水田林湖作为一个生命共同体,整体谋划,科学布局,确保森林资源总量稳中有升;二要推动森林资源保护上新水平,坚持种管并重,依法造林、管林、用林,切实保护好、利用好森林资源;三要推动湿地保护管理上新水平,提高自然湿地保护率,加快市级湿地公园建设,加快从“景观美化”向“生态改善”转变,加快“千园一面”向“一园一法”转变,着力拓展湿地综合功能;四要推动兴林富民上新水平,保障果茶花产业稳面增效,促进林木树苗产业提档升级,推动林业产业转型发展;五要推动科技兴林上新水平,加大信息技术在森林防火、林业执法、日常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力度。 石家庄苗圃欢迎您莅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