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园林植物面临七大危害 城市环境对园林植物影响巨大,其复杂性、长期性、严重性、多变性是其他行业的植保所无法相比的。比如,“香樟黄化”是南方园林植物普遍的生理性顽症,专家会诊后经换土施肥、输液点滴,为什么效果仍不理想?“城市综合征”是主因。石家庄苗圃调查得出“城市综合征”主要表现有 7 个方面。园林植物生于城市土壤,毁于城市土壤。土壤是植物生存的载体,生命的根基,营养的源泉。 土养根,根养树,“树大根深”“根深叶茂”,除部分浮生的水生植物外,一切植物都根植于土壤之中,但现代城市能堪当此重任的土壤不多。土壤中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充斥,不能分解、降解的重金属、塑料成为土壤重度污染的死结;地下、地上污水渗透浸染,最严重的是土壤板结、硬铺装覆盖。此外,地下管网、线缆、下水道密集导致城市植物在地下被严重挤压。环境污染,导致园林植物化学伤害。植物本身确能抵御、降解、吸纳“五毒”(废水、废气、废渣、噪声、空间细菌),防灾、滞尘、滤污、降温、保湿,进而净化空气、释放氧气、提供负氧离子。但这一切都是有阈值,有底线的。一旦污染超过植物(无论是个体单株还是群体片林)本身“吐故纳新”的能力和限度,就会被污染“胁迫”转化为被害,植物不会向污染“投降”,但它会以“自残”、早衰、枯萎、死亡相争。据调查,城市园林植物 90%以上不能活够它应有的生理年龄,80%以上处于生长势衰弱的“亚健康”状态;而能够与城市发展历程相匹配、号称“活文物”的古树名木也越来越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