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老苗乡南董的“旧”与“新” 地处河北藁城市南董镇的南洼村是有着悠久历史的花木专业村,“要看花、去南洼”是藁城县志必录条目。早春三月,在藁城绿都园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龚玉全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这个远近闻名的花木之乡。田间地头,苗农们忙得不亦乐乎;马路上,车来车往,有从外地新进的苗木,也有把圃地苗木运到工地的,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在南洼村有一片圈起来的苗圃地,村里人亲切地称其为花园,里面有温棚设施。村党支部书记李瑞烟告诉记者,这是上世纪 60 年代村集体种苗的地方,那时生产的花木一部分供各单位摆花绿化用,用不完的就拿到集市上卖。正是靠种花种苗,村里人一直过着比周边村民滋润的生活。 现如今,南洼村家家户户种苗,还有的出外包工程、倒苗子,日子越过越红火,全村有近 400 辆汽车,很多人一家有 3 部车。那些先富起来的南洼村民把圃地延伸到周边村,带动了十里八乡的花木种植。 南董镇政府因势利导,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以南洼为中心,大力发展花卉苗木特色经济,建起了南董镇花卉苗木基地。该基地辐射全镇 7 个村,除南洼外,北高庄、南董、阜阳、信家营、北洼、西洼等村的花木产业也都发展起来了。目前,镇花木种植面积达 15000 亩,有 450多个品种,南洼的花灌木、北高村的龙爪槐、南董的造型油松都已形成竞争优势,全镇注册的集花木种植、绿化设计与施工于一体的公司有 66 家,有力促进了当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 在油松基地旁边的大田里,工人们忙着种花木,1 米多高的小树种得整整齐齐。记者近看,下地的竟然是金银木。在记者印象里,金银木都是灌丛型的,这样独干的实在少见。该圃地的少东家张鹤明恰好在场,他告诉记者,现在村里种的苗都没啥看点,他就是想尝试一种全新的产品,把金银木培育成独干的小乔木,挂果后满树的红果和油松搭配应该有不错的效果,未来他可以和邻家的油松搭配销售,之前他们曾有过沟通。“现在的年轻人比老辈人强,他们不满足于做知名花匠,他们思路广,懂经营又敢干,活跃得很。”眼看着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李瑞烟甚为欣慰。作为新生代的代表,龚玉全们的想法不仅包括产品的更新,还有经营上的合作。面对老一辈人创下的产业,他们在传承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外联内拓把藁城苗木推向新的高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