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椒苗木播种后管理 在石家庄苗圃幼苗刚出土时,如遇高温曝晒的天气,要覆盖塑膜,嫩芽先端往往容易枯焦或幼苗被压弯,应及时将平铺地面的塑膜改为小拱棚,并经常观察棚内温湿度变化,保持棚内温度不超过30 ℃,湿度保持80%以上;当苗木大部分出土时应进行通风炼苗,逐渐撤掉塑膜。当幼苗长到4~5 cm时间苗,苗高10 cm左右时定苗。每8~10 cm留1株,留苗30万~45万株/hm2。 结合幼苗长到一定高度时,及时拔除地内杂草,以免与苗木争肥、争水、争光,适时中耕,可疏松土壤,阻止土壤水分散失。一般在苗木生长期至少中耕4次。苗木出土后,5月中下旬开始迅速生长,6月中下旬进入生长最盛时期,也是需肥水最多时期,需追肥1~2次,主要追施速效氮肥,以促进苗木生长。如遇连阴雨天气,撒施硫酸铵或尿素75~150 kg/hm2。追施氮肥不可过晚,否则苗木徒长,木质化程度差,不利于苗木越冬。 花椒幼苗常有立枯病、叶斑病等危害,除注意选择好苗圃地外,对土壤和种子亦应消毒杀菌。用50%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粉剂5 g/m2与床土拌匀。幼苗发病,用福美双600倍液,或敌克松1 000倍液喷洒病株及周围土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