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绿化设计的特性 公路绿化设计,不同于一般的园林、城市或小区的景观设计,它有其自身的特性。园林、城市或小区的景观设计,目的是为了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满足人们在工作之余的休闲、娱乐,营造良好的氛围。而公路的绿化设计不仅可缓解因公路施工、营运给沿线地区带来的各种影响,而且能诱导视线,为行车提供安全保障,从而达到保护环境、美化公路、提高公路交通安全和舒适,为司乘人员提供一个良好的行车环境。随着经济和公路交通事业的发展,对路域环境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公路绿化设计不但具有不断满足变化中的动态视觉要求的特点,而且由于公路为带状构造物,所经区域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土壤条件以及人文景观的不同而有所不同的特点。因此,在公路绿化设计中应尽可能做到与沿线景观相协调,最大限度地利用植物、地形、地貌、山、水等进行景观设计。 公路绿化设计的作用 通过公路绿化设计不仅利于路堑、路堤边坡的美化和稳固,美化路容,而且能防止雨水对路堑、路堤的冲刷,起到稳固边坡的作用。同时,通过公路绿化设计还能改善道路景观,吸尘防噪、净化空气使环境大大改善,保护人们的身心健康。另外,通过公路绿化设计,使其形成一道绿色长廊,达到预告公路线性的视觉诱导作用。在中央分割带、主线与辅道之间,栽植一定高度和冠幅的灌木,可以有效隔断对向车流的眩光,起到防眩遮光的作用,保障行车安全。还有,通过公路绿化设计,可以改善地温和气温,改善小气候,减轻路面老化,延长公路事业寿命。 公路绿化设计的基本原则 1.边坡、土路肩、护坡道、隔离栅以及内侧绿化带的绿化设计。边坡、土路肩、护坡道、隔离栅以及内侧绿化带在绿化设计时,对于土质边坡宜栽植多年生耐旱、耐瘠薄的草本植物与当地适应性强的低矮灌木相结合来固土护坡;对于挖方路堑路段的石质边坡宜采用垂直绿化材料加以覆盖,增加美观;护坡道绿化宜栽植适应性强、管理粗放的低矮灌木;边沟外侧绿地的绿化宜栽植浅根性的花灌木;隔离栅绿化宜选择当地适应性强的藤本植物对公路隔离栅进行垂直绿化。 2.中央分隔带的绿化设计。中央分隔带的绿化栽植形式主要有三种:常绿灌木为主的栽植;以花灌木为主的栽植;常绿灌木与花灌木相结合的栽植方式。中央分隔带设计要求防眩遮光角控制在 8~15 度之间。 3.特殊路段的绿化防护带设计。特殊路段绿化防护带的设计要求应以环境保护及防护为主,设计前需要详细查阅环境影响报告书、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公路工程地质勘测报告书等有关资料,明确防护林带的位置、长度和宽度等。特殊路段的绿化防护带的栽植宜以乔灌木规则栽植为主,结合植草实施多层次防护,而且要求所选树种、草种具备对污染物有较强的抗性和适应不良环境的能力。 4.互通立交区的绿化设计。互通立交区的绿化宜以大片常绿、半常绿草坪为主基调,以简洁明快的图案和少量植物造景为点缀。同时,对合流端点三角形范围内的绿化需要注意视觉的要求。而对于外环匝道的外侧,宜栽植一些灌木,实现引导视线的目的。公路绿化设计是根据自然条件、公路等级、公路运输及使用者的需要,利用植物的颜色、形态及风格的多样性,在公路两旁及公路用地范围内建立和谐优美的植物艺术群体,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综合学科,它融合了社会行为学、建筑学、地域学、地理、自然等众多学科的理论,且相互交叉渗透。公路绿化设计不但要充分调查研究,熟悉所需的基础资料,还需要仔细研究整体与局部的协调、与周围自然环境、与沿线居民生活环境相协调,从而充分体现公路绿化的特性和作用,达到美化路容路貌、安全行车的功效。
|